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让诊疗大数据赋能“肺动力”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让诊疗大数据赋能“肺动力”

2024-04-15

 

 

 

您有长期咳嗽吗?您有胸闷气短吗?您有长期吸烟史吗?这些问题在很多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体现,看似常见的咳嗽容易被公众所忽视,却可能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征兆和表现。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慢性气道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平超教授看来,这种慢性呼吸系统隐患应得到更多人群的重视。

 

 

 

 

 

慢性气道疾病 成健康“隐形杀手”

慢阻肺病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是全球性重大慢病,这类疾病一旦患上便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终身伴随患者。当前,我国慢阻肺病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年死亡近100万人,是仅次于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三大致死疾病。

 

据2018年在《柳叶刀》发表的流行病学数据,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病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达13.7%,患病人数约1亿人。慢阻肺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前退休,或者因为患病而缺勤、降低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导致社会劳动力供给减少。慢阻肺之外,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也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主要病症。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提交了“关于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这种病表现为呼吸不畅、憋闷、喘不上气,由于此类疾病的早期均为咳嗽痰多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也与吸烟后的咳嗽相似,很多病人容易忽视其存在,直到后期出现影响生活的憋喘问题才会到医院就医,部分患者最终因为无法呼吸造成窒息性死亡。”向平超说。

 

 

 

流程完善 揪出慢性气道疾病

作为超大冶金企业,首钢集团对慢性病的研究和诊疗工作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和临床成果。

 

 
 
作为慢性气道疾病“八五”“九五”等国家级课题的参与单位,首钢医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慢性气道疾病。向平超说:“京西地区传统的冶金、煤矿产业发达,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区域,经过几十年对不同病例分析和临床研究,首钢医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慢性气道疾病的诊疗与康复体系,做到对此类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在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咳喘管理中心,可以看到一套完善的诊疗流程,患者在这里可以实现当天就诊、诊断、治疗,同时,基于此类疾病的数字化随访管理手段,让病患可以时时掌握病情变化和后期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

 

 

 

专业筛查 提升慢性气道疾病认知

向平超表示,慢性气道疾病最大的难题便是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识不清,很多人都觉得只是普通咳嗽,缺少持续性的依从性诊治,往往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带来疾病反复和加重的风险。

2019年,石景山区作为全市首个针对慢性气道疾病开展专项活动的城区,由石景山区卫健委指导,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区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慢性气道疾病筛查进社区工作。向平超说:“我们对多个社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社区住户采取问卷、肺功能检测等方式进行筛查,坚持至今每年大约有4000多人参加筛查,许多病患被检查出来时都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气道疾病。”
向平超表示,关注慢性气道疾病最重要的便是提高公众认知水平,特别是让大家深刻理解“预防大于治疗”的意义。“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发病频率和危险程度,更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急重症的诊疗成本过高,如果患者都等到影响生活时采取医治,不仅会降低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还会大幅增加政府和个人的医疗支出。”向平超说。

 

 

 

大数据赋能  慢性气道疾病诊治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经积累了大量慢性气道疾病的数据信息,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从患者初诊、检查、确诊、用药、复诊等全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了石景山区慢性气道疾病大数据库。向平超认为,作为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础医疗数据资源,应尽快将这些科研分析实现全市医疗系统的共享共知。

 
借助临床研究大数据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经在诊疗康复环节形成了多元化手段,对于轻症的患者早期采用药物干预,做到早诊早治,而对于危重、反复发作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则采用生物靶向用药进行精确“打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在该医院内有一位患者,最初每年要发病住院五六次。经过专业的诊治,如今,这位患者只需要每个月注射专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一年都不住院一次。
对向平超来说,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和依从性需要信息化手段的辅助,其中对患者不同时期的提醒功能至关重要。如今,咳喘管理中心具备医院端和家庭端的管理平台,通过医院端的精准治疗和家庭端的自主康复,形成系统化、全程化、长期化管理。同时,平台采取线上医患沟通提醒复诊、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等方式,通过手机端健康助手查询检查结果、定期AI复诊召回,实现与医生保持联系和沟通,患者上传家庭端数据还可以查看医院端的各种检查报告,以及对诊疗的预警和用药提醒。

 

文:首都建设报 谢峰



返回列表